背景介绍
- 鸟击,也称为鸟撞,是指飞行动物(通常是鸟或蝙蝠)与空中飞行的飞机之间的碰撞。这种碰撞对航空运输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不仅严重影响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还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鸟击事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鸟击防范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鸟击现状
- 据统计,2015年我国机场共发生鸟击事件1174起,其中起飞、初始爬升、进近、着陆等四个低高度阶段共发生鸟击1132起,占飞行阶段鸟击的95.57%。
- 2015年,全国航空业因鸟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1963.2万人民币。
机场鸟情生态调研方法
-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样带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视野开阔、鸟群密度较低的区域。样点法适用于特殊地形地区的鸟情调查。
- 统计方法:包括数据的检查和分类、统计计算、文字信息的整理归纳,以及结合鸟击事件报告、日常鸟情巡视记录等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
机场地面鸟击防范措施
- 人工草坪:通过割草作业严格控制草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0~15cm),以减少草籽的产生及破坏昆虫的生存环境,同时减少鸟类在草地上的栖息。
- 水体管理:采取填埋水坑或者及时清除因雨水导致的暂时性积水。
- 驱鸟措施:利用架煤气炮驱鸟、播放恐怖语音或者天敌的声音来驱鸟、恐怖眼驱鸟、用于夜间驱鸟等。
机场空中鸟击防范措施
- 明确飞行区域:使用防鸟网、散飞炮以防止鸟类进入机场区域。
- 限制鸟类进入机场区域:使用防鸟栏、垂直障碍物等设备把鸟类从机场区域中隔离出来。
- 识别和报告鸟类活动: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鸟类活动观测,及时发现、确认和报告鸟类活动。
- 对鸟类进行处置:使用散飞炮等工具,将鸟类赶走;在确定某些鸟类极具威胁时,机场可以考虑捕捉,通过封闭平台等方式让鸟类远离飞机。
- 开展鸟击事故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鸟击事故管理制度,使得机场领导能够及时处理鸟击事故发生的情况。
结论
- 鸟击防范是机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地面环境综合治理、空中鸟情监测、空中防范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 机场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航班的安全,降低鸟击事件的发生概率。
正文
破解空中隐患:全面揭秘鸟击防范之道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