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驾醉驾的定义与危害
1. 酒驾醉驾的定义
- 酒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 醉驾: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2. 酒驾醉驾的危害
- 各感知器官能力下降:酒精影响触觉、视觉、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加事故风险。
- 心理状态不正常:酒精刺激下,驾驶人可能过高估计自己,忽视安全。
- 疲劳驾驶:饮酒后易困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增加事故可能性。
二、酒驾醉驾防范工作措施
1. 法律法规
-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记12分,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 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10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处十五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机动车: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2. 专项整治行动
- 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加强酒驾醉驾违法行为查处,形成高压态势。
- 重点时段、路段、车辆:针对酒驾醉驾高发时段、路段、车辆类型进行重点查处。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在检查车辆的同时,向驾乘人员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 党员干部警示教育
- 加强纪法意识:党员干部要增强纪法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做到拒酒驾于车前,践守法于行中。
-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对酒驾醉驾危害的认识。
- 强化监督执纪:对酒驾醉驾违纪违法行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三、酒驾醉驾防范工作成效
1. 酒驾醉驾违法行为明显下降
-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 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2. 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交通规则,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 全社会共同抵制酒驾醉驾,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风尚。
3.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 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四、结语
酒驾醉驾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严守安全红线,持续加大酒驾醉驾防范工作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