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条文概述
职场诽谤涉及的法律条文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以下是相关法律条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告诉的才处理: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 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2. 维权途径
面对职场诽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权途径:
2.1 收集证据
- 聊天记录、邮件、书面材料、证人证言等。
- 截图、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
2.2 内部解决
- 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上级领导反映情况。
- 要求调查处理,澄清事实,维护名誉。
2.3 民事诉讼
- 若内部处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名誉侵权诉讼。
- 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2.4 刑事自诉
- 若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 追究污蔑者的刑事责任。
2.5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处理污蔑行为。
2.6 劳动仲裁
- 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处理污蔑者。
3. 图解维权之道
以下是一图了解职场诽谤的维权之道:
+------------------+ +------------------+ +------------------+
| 收集证据 | --> | 内部解决 | --> | 民事诉讼 |
+------------------+ +------------------+ +------------------+
| | |
| | |
V V V
+------------------+ +------------------+ +------------------+
| 刑事自诉 | --> | 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 | 劳动仲裁 |
+------------------+ +------------------+ +------------------+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更好地了解职场诽谤的法律条文和维权途径,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