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客户的资金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商业银行,始终将客户资金安全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金融安全防线。
一、强化全员反诈意识
工行深刻认识到新型电信诈骗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将防范新型电信诈骗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全体员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职业敏感和风险警觉,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
1. 员工培训
- 定期组织反诈知识培训,提升员工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诈骗分子的常见手段和伎俩。
2. 案例分享
- 分享典型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电信诈骗的危害性。
- 增强员工对诈骗的警觉性,提高防范意识。
二、强化厅堂反诈宣传
工行在营业厅内显眼位置摆放宣传折页,大堂经理积极向进门的客户宣传防诈骗知识,帮助客户提高防范意识。
1. 宣传折页
- 设计精美的宣传折页,详细介绍各类电信诈骗类型及防范措施。
- 在营业厅显眼位置摆放,方便客户随时查阅。
2. 大堂经理宣传
- 大堂经理主动向客户宣传防诈骗知识,解答客户疑问。
- 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客户对电信诈骗的认识。
三、强化客户诈骗防范
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向客户介绍电信诈骗的取证报警流程,并特别提醒老年群体切勿贪图高利诱惑,以免陷入骗局。
1. 真实案例分享
- 分享真实案例,让客户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方法。
- 增强客户对电信诈骗的警觉性,提高防范意识。
2. 老年群体防范
- 特别提醒老年群体,切勿贪图高利诱惑,以免陷入骗局。
- 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防范电信诈骗。
四、强化员工反诈能力
充分利用晨会、夕会时间,组织员工学习公安机关通报和上级行下发的诈骗犯罪典型手段和形式,提升员工的防诈识别、防范技巧以及阻止客户上当受骗的能力。
1. 晨会、夕会学习
- 组织员工学习公安机关通报和上级行下发的诈骗犯罪典型手段和形式。
- 提升员工对电信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2. 培训课程
- 定期举办反诈培训课程,提高员工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五、技术防控与风险预警
工行创新研发的受害人预警保护模型,基于大数据风险特征分析,加入了黑产专用欺诈设备追踪对抗机制,能够精准识别远程控制、屏幕共享等高风险行为。
1. 预警模型
- 基于大数据风险特征分析,精准识别高风险行为。
- 及时推送预警信息,提高反诈效率。
2. 警银联动
- 与公安机关组建应急小组,联动开展反诈工作。
- 实现分钟级警银联动响应闭环。
六、涉案资金防阻系统
工行上海市分行涉案资金防阻系统具备两大功能:与公安系统联动,及时发现涉案账户的异常资金交易,并对问题交易进行防阻;与公安系统接口对接和调用总行融安e信接口,通过数据库及时获取管控账户异常交易明细,实现对公安部门的数据反馈。
1. 涉案资金防阻
- 与公安系统联动,及时发现涉案账户的异常资金交易。
- 对问题交易进行防阻,提高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2. 数据反馈
- 与公安系统接口对接,实现数据反馈。
- 提高反诈精度及效率。
七、总结
工行通过强化全员反诈意识、强化厅堂反诈宣传、强化客户诈骗防范、强化员工反诈能力、技术防控与风险预警、涉案资金防阻系统等多维度措施,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金融安全防线,为广大客户守护资金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工行将继续努力,为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