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残疾人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旨在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本文将基于我国残疾人工作的实践,探讨取得的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启示。
一、残疾人就业与培训
1. 残疾人就业情况
自1994年起,我国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妥善安排残疾职工的工作岗位。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过程中,企业制定保护措施,确保残疾职工不会下岗。据统计,自XX年以来,共与80多名残疾人签订了劳动合同,600多名全民职工下岗,但没有安排一位残疾职工下岗。
2. 残疾人职业培训
加强残疾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指导残疾人开展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训练,以及设立残疾人医疗康复定点机构,为残疾职工提供优质的医疗康复服务。
二、残疾人康复与福利
1. 康复医疗
残疾职工由于生理缺陷,家庭生活困难。公司及时了解、全面掌握他们残疾发生情况及康复需求,做好健康教育,普及康复知识。同时,设立残疾人医疗康复定点机构,为残疾职工提供优质的医疗康复服务。
2. 生活福利制度
完善生活福利制度,保障残疾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解决残疾职工后顾之忧。
三、无障碍环境建设
1. 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职责。2018年1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职责。
2. 检查督导制度
建立检查督导制度,确保政策落地落实。全省县级以上残联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950次,杭州市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市检察机关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
四、残疾人事业发展
1. 助残共富
以助残共富为主线,加快打造标志性成果。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新跨越、凝练融合就业新成果、打造区域协作新品牌。
2. 科技赋能
以科技赋能为方向,全面提升残联改革创新能力。优化升级数智助残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助残应用、持续推动助残服务数字化转型。
五、启示与展望
1. 启示
残疾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其次,加强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最后,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 展望
未来,我国残疾人工作将继续以助残共富为主线,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努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美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