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治安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新举措背后的故事,揭示其背后的努力与成果。
一、警企共建,深化警力下沉
近年来,公安机关积极推行警企共建模式,将警力下沉至企业一线,强化在建工地、重点领域的治安管理。以青浦公安分局赵屯派出所为例,通过与中储粮青浦仓储设施项目二期工程共建,设立工地警务室,实现了警力下沉、服务一线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工地治安管理水平,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安全保障。
二、科技赋能,构建立体巡防体系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公安机关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巡逻防控能力。以武都公安为例,他们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辖区监控资源,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1、3、5分钟”快速反应圈。同时,利用无人机建立空中巡查地面响应立体化巡防体系,全方位提升辖区治安环境。
三、群防群治,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新野县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各界党员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热心群众等参与,推动成立公益性治安联防队伍“三国义警”。这些义警在公安机关的统一领导和业务指导下,积极参与巡逻防范、矛盾调解、服务群众、安全宣传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四、便民利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平远县公安机关在优山美地小区举办居民身份证便民服务进小区专场活动,将办证服务直接延伸到市民家门口,实现了“民警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服务理念。这一举措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彰显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决心与行动力。
五、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矿区公安分局红岭湾派出所将反诈工作融入到社区基层治理中,积极推出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引用辖区案例、剖析案情等方式,介绍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常识,有效提高了群众的防骗意识。
六、警民协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公安机关积极构建警民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社区、义警、企事业单位组建平安联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行动。同时,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摩托车盗窃及深夜飙车炸街问题,成立专项打击专班,抽调精干警力集中攻坚。
总之,加大治安防范新举措的背后,是公安机关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付出的辛勤努力。这些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