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绿色转型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众多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实现了节能减耗的显著成效,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将盘点一些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分析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更多企业提供借鉴。
一、凤竹纺织:绿色清洁的华丽转身
福建省晋江市的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竹纺织)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表现卓越。以下为其成功之路:
1. 节约水资源
凤竹纺织通过先进的管道系统,将每天排放的7000吨污水中一半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了对新鲜水源的依赖。
2. 污水处理
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3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标准优于国内标准,展现出企业在环保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3. 节能降耗
凤竹纺织在厂房设计上充分考虑自然采光与通风,并铺设4.7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每年可产出650万千瓦时的电力。
二、经开企业:绿色转型新引擎
南昌经开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以下为经开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
1. 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
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高炉回收废旧三元锂电池,年回收能力达3万余吨,锂电池综合回收率达92%以上。
2. 能源结构降碳
国网新源江西奉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煤耗14.3万吨。
3. 传统产业低碳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优化粉末制备工艺、研发新型涂层技术,实现工艺升级,降低碳排放。
三、重庆制造业:节能减排“处方”
重庆市重点行业绿色生产水平提升政策研究报告为重庆制造业节能减排开出“处方”。以下为报告中的亮点:
1. 绿色制造体系
重庆逐步形成三级贯通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2. 技术创新
重庆万盛浮法玻璃公司通过建立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回收高温烟气用于发电,实现节能减排。
3. 企业绿色工厂创建
330家企业参与绿色评估,112家企业创建市级绿色工厂,40家企业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
四、青岛特钢:绿色发展新篇章
青岛特钢以创新为驱动,全面推进减污降碳、节能节水工作,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典范。以下为其成功经验:
1. 减污降碳
青岛特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成功申报成为山东省首批减污降碳试点企业。
2. 优化能源结构
青岛特钢全面投用的余热零碳城市供热系统,年供热量可达300万GJ,减少当地采暖耗煤量11.7万吨。
3. 清洁能源应用
青岛特钢已建成58MW光伏发电项目,年累计发电量约6500万kWh,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应用。
五、臻典新能源:节能减碳新蓝图
江苏臻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高能耗企业提供一站式闭环节能降耗服务体系,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以下为其成功之道:
1. 个性化节能策略
针对不同行业节能减排需求,臻典推出个性化节能策略,确保投资效能最大化。
2. 技术前沿
臻典采用国际前沿的固态钠电池技术,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稳固的能源基础。
3. 售后无忧
臻典建立全天候快速响应的售后体系,确保节能系统的稳定高效。
总结
企业绿色转型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技术、优化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显著成效。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借鉴成功经验,共同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