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政法系统在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法治建设战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法治之城。
一、党建引领,法治宣传教育
敦化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创新形式载体,充分利用综合治理等平台倾听群众诉求,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1. 调解工作室建设
在社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暖心调解室”,设立由“三官一律”和“三长”组成的调解小组,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调处,引导当事人及时和解。
2. 调解网格化
社区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发挥网格的地域性、精细化和全面覆盖的特点,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实现矛盾纠纷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
3. 调解云普法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普法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居民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法律知识。
二、法治教育进校园
敦化市法院联合多部门开展以“同守护 共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周普法活动,通过真实案例、互动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1. 专题讲座
围绕学生学习和生活,结合司法审判中的真实案例,从身体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等四大核心内容出发。
2.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
法院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宣讲活动,为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
三、多元共治,共建幸福社区
敦化市民主街道林源社区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育、智治支撑的多元共治治理体系。
1. 党建引领
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持续建强区域化党建联盟,深入挖掘包联共建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党员志愿者等服务潜能。
2. 自治强基
建立议事协商平台,创新议事模式,收集居民微心愿,多元化调处矛盾、零距离服务群众。
3. 法治保障
打造法治文明楼院,推进党建法治特色楼院建设,引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全市首个小区内的矛调小屋。
四、双语普法,服务民族团结
敦化林区基层法院组织立案庭双语女法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普法宣传活动,设立双语便民服务点,以司法温情护航民族团结。
1. 双语讲解模式
针对朝鲜族老年居民占比较高的特点,采取汉语朝鲜语双语讲解模式,围绕老年人关切的法律问题进行精准普法。
2. 便民服务
设立双语便民服务点,由立案庭法官轮值驻守,提供法律咨询、立案指导、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五、智能科技助力司法改革
敦化市人民检察院在全省检察系统中率先部署了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大模型,标志着数字检察新阶段的到来。
1. AI技术应用
AI技术在案件分析与证据审查、法律文书生成、案件线索挖掘、类案推送等环节发挥巨大作用。
2. 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建立本地知识库,实现高效服务于检察业务的需求。
敦化市政法系统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法治之城,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