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重要枢纽,承载着全球贸易的命脉。在繁忙的港口背后,是一群默默奉献的港口工作者,他们以智慧与坚守,书写着港口发展的新篇章。
一、数字藏玄机:港口工作者的智慧密码
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集装箱公司,有一组组看似普通的数字,却蕴含着海港人的智慧与汗水。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他们的坚守与责任,成为他们拼搏奋进的生动见证。
“2”的智慧:在维修作业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每次维修任务都由2名维修人员协同完成,一人负责具体操作,另一人则全程监护。他们密切配合,一丝不苟地把控每个环节,确保维修过程既安全又高效。
“30”的精准:轨道吊司机在繁忙的作业中,精准把握每一次货物吊装的节奏。他们熟练地操作设备,凭借精湛技艺,在短短30秒内完成起吊,从起吊、移动到精准放置,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货物装卸。
“360”的全局观:作业过程中指挥手需时刻保持360全方位观察,他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关注装卸的设备与货物,还留意周边人员、车辆动向,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与异常情况,确保整个装卸区域的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二、从桥吊司机到智慧港口的“领航人”:胡继龙的故事
胡继龙,山东港口日照港职工,从一名普通桥吊司机成长为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的领军人物。他的故事,是港口工作者奋斗精神的缩影。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钻研:胡继龙进入日照港后,通过日夜翻阅资料,掌握大型机械技术,从新手成长为技术能手。他深入研究,融会贯通通信、电气及机械专业技术,编制、审定技术规格书,完成多项设备改造项目,降低运营成本。
创新驱动自动化码头建设:胡继龙带领团队深入研究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提出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设计建议,成功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全球港口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中国智造之路。
三、匠心筑梦:港口青年工匠的精神风貌
在港口的各个岗位上,有一群年轻的港口工作者,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不凡的光芒。
“有点轴”:他们以追求卓越为目标,在自动化智能化道路上埋头苦干,于毫厘间较劲,在未知里突围。
“有点暖”:他们传递温情,成为老人交口称赞的小太阳,是孩子心中的一抹光亮。
“有点精”:他们如同机械医师,精准诊断故障,细致校准参数,严谨修复设备。
“有点稳”:他们与特种设备为伴,每日巡查设备设施,记录数据、排查隐患,是守护港口安全卫士。
“有点韧”:他们扎根岗位,坚定不移,用高超的技能赢得掌声,时间从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付出努力的人。
四、智慧港口建设: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港口建设成为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联通航运要素:聚焦港、航、船、闸、货五要素融合发展,建成智慧港航物流平台,实现航运服务智能化、生产管控实时化、安全监管立体化。
创新运输模式:立足通道优势,打造河海联运物流新模式,拓展多式联运业务,提升小清河整体物流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坚持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港口建设运营全过程,打造近零碳港口,推动港口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港口工作者以智慧与坚守,为港口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他们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