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ASF)自传入我国以来,以其高传染性和近乎100%的致死率,给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对于家庭养猪户和规模化猪场而言,防控非洲猪瘟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养殖场环境与设施防控、人员与车辆管控、饲料与饮水安全等方面,揭秘如何筑牢非洲猪瘟防控堡垒。
一、养殖场环境与设施防控
选址与布局:家庭猪场应选址在地势高、干燥通风、远离交通主干道及其他养殖场的区域,与居民区、屠宰场等保持至少1公里以上的安全距离。猪舍要定期清扫,确保地面、墙壁无粪便残留,并合理规划生活区与养殖区,设置物理隔离带。
消毒措施:在猪舍入口处搭建消毒池,深度以淹没车轮为宜,池中定期更换2%的火碱溶液,对进入猪场的车辆轮胎进行消毒。同时,配置紫外线消毒室,人员进入养殖区前需在此停留5-10分钟,对衣物进行消杀。
周边环境:及时清理猪舍周边杂草,避免蚊虫滋生,减少病毒传播媒介。
二、人员与车辆管控
人员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必要情况下,人员进入前需更换工作服和胶鞋,用75%酒精对全身进行喷雾消毒,鞋底在消毒池中踩踏3分钟以上。饲养人员要做到专舍专职,避免串岗,且每天工作结束后,需将工作服、胶鞋单独存放并进行清洗消毒。
车辆管理:对于外来车辆,尤其是运输饲料、生猪的车辆,必须在猪场外围50米处停车,对车身、轮胎、底盘进行全面喷洒消毒,等待30分钟后方可驶入指定区域。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拉猪车进入猪场。
三、饲料与饮水安全
饲料来源:严禁使用泔水喂猪,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饲料。
饮水安全:确保猪场用水安全,定期检测水质,避免病毒通过饮水传播。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国际非洲猪瘟疫情动态,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共同应对非洲猪瘟挑战。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防控工作效率。
总之,防控非洲猪瘟需要从多个环节、多个层面协同发力,构建全面、科学、高效的防控体系。只有筑牢防控堡垒,才能有效遏制非洲猪瘟的传播,保障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