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火灾防范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复杂,火灾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高校在火灾防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本文将揭秘这些新举措,以期为高校火灾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一、消防安全副校长制度
1. 聘任背景
为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岳阳市首批中小学校消防安全副校长聘任仪式在岳阳环球融创实验学校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岳阳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 职责与作用
消防安全副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校研究和开展消防安全自主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检查和消防知识宣传。他们肩负起指导员、宣传员与联络员的多重身份,通过排查隐患和普及消防知识,提升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区域联防微型消防站建设
1. 案例背景
浙江衢州市区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发生火灾,得益于柯城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区域联防新举措,火灾被成功扑灭。
2. 建设内容
柯城区积极推进区域联防微型消防站建设,从人员、装备、站点设置到应急处置等八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机制。
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 沉浸式教育
金马街道通过以案说法实景教学等创新模式,组织参训人员观看典型事故案例,帮助大家切身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实战化演练
金马街道特别重视应急演练的实战化,通过组织实地演练,使参与人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四、多主体联动
1. 合作机制
金马街道与辖区企业、小区物业进行常态化的配合,通过开展排查与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 专属服务
针对特殊群体,红色物业推出了代清通道、寄存杂物等专属服务,构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
五、总结
高校火灾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实施消防安全副校长制度、区域联防微型消防站建设、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多主体联动等新举措,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火灾防范能力,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