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与火灾危险性
1. 定义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如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2. 火灾危险性
- 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
- 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 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
- 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防范措施
1. 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管理人员,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
2. 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 立即组织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3.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 立即按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
- 全面检查维护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逃生自救方法
1. 保持冷静,迅速逃生
- 保持冷静,不要大喊大叫,防止吸入毒气。
- 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
2. 使用安全通道
- 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要根据工作人员引导沿安全通道迅速疏散。
3. 穿越浓烟逃生
-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4. 等待救援
- 遇到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四、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1. 规范操作流程
- 作业前细致检查环境与设备,作业中安排专人全程监护,作业后持续看守确保无隐患残留。
2. 强化安全监管
- 强调作业环境、器具、线路等必须符合安全标准,操作人员务必持证上岗。
3. 宣传培训
- 消防宣传人员以案例讲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场所管理人和员工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五、总结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加强防范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