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其基础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旨在深入检讨公安基础防范新举措,以期为筑牢安全防线提供参考。
一、强化显性用警,推动警务前移
- 科学布建警务站:根据城市规划建设和实际,科学选择路网交集点、人流汇聚点、警情高发点布建警务站,实现警力下沉,屯警街面。
- 调整勤务模式:针对夜间治安风险高发特点,调整勤务模式,采取视频无人机结合、定点值守常态巡逻互补的方式,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
- 加强重点区域巡逻:重点加强夜市、广场、医院、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频次,对案件高发路段和时段实施精准布控。
二、依托科技手段,构筑立体巡防体系
- 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辖区监控资源,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快速反应圈。
- 无人机空中巡查:利用无人机建立空中巡查地面响应立体化巡防体系,提升辖区治安环境。
- 警民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社区、义警、企事业单位组建平安联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行动。
三、深化警民协作,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 开展反恐防暴演练:针对辖区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开展反恐防暴演练,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水平。
- 设立线上警民互动平台:实时收集社情民意,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 优化勤务部署:结合季节性与节假日治安特点,针对性优化勤务部署,确保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四、聚焦实战需求,锤炼应急处突能力
- 组织应急处突演练:定期组织民辅警开展应急处突演练,强化对突发警情的处置能力。
- 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邀请医院医护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民警在巡逻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 针对性优化勤务部署:对夏季酒后滋事等行为加强夜间巡逻力度,加大打击处罚力度。
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靶向发力
- 成立专项打击专班: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摩托车盗窃及深夜飙车炸街问题,成立专项打击专班,抽调精干警力集中攻坚。
- 深化改革两队一室:积极深化改革两队一室新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 创新社区服务实践:含谷派出所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新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
总之,公安机关在筑牢安全防线、深化基础防范工作中,需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举措,以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