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安全防范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本文将深入探讨浙江省在各个领域采取的全方位防范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经济犯罪防范
1.1 建立专业机制
浙江省公安机关深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经济犯罪的防范和打击效率。
1.2 强化主力军作用
公安机关与各部门在案件协作、数据共享、预警防范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形成源头治理、系统施治的长效机制。
1.3 提高防范意识
广大人民群众要切实提高防范意识,理性投资、科学理财,谨防上当受骗。
二、工矿领域安全监管
2.1 风险分析研判
衢江区应急管理局通过风险分析研判,找准岁末年初安全生产事故规律,向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发送风险提示函。
2.2 强化安全生产四方责任
衢江区应急管理局强化落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提高企业主体责任的意识。
2.3 邀请专家进行风险研判
邀请专家对辖区内的企业开展一次风险研判,分析研判每家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城市道路安全
3.1 道路塌陷检测大数据综合智治平台
宁波市城管局建立道路塌陷检测大数据综合智治平台,实现道路塌陷防范治理全覆盖、零事故。
3.2 科学研判精准分级
基于道路地质资料、地面沉降资料等数据信息,开展地质条件分析、管网暗流运行风险排查。
3.3 精准落实道路脱空检测机制
根据道路塌陷风险等级制定道路脱空检测计划,依托探地雷达技术优先对风险较高路段进行检测。
四、汛期交通安全
4.1 加强道路巡查巡检
浙江多地持续保持高度戒备,加强梅汛期道路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增强对所辖高速三高”、临水临崖、易积水、桥涵隧等路段的巡查巡检力度和频次。
4.2 加强与气象、地质灾害部门对接联系
利用交通广播、高速情报板、入口显示屏等平台及时向司乘发布雨天等行车安全提醒。
4.3 重点路段排水设施排查
对高速公路所辖路段桥梁泄水孔、隧道排水沟、边坡截水沟、涵洞出水口等点位及易积水路段的排水设施重点排查。
五、反间谍安全防范
5.1 加快推进反间谍领域地方立法
浙江省积极谋划和推进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出台《浙江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办法》。
5.2 形成反间谍安全防范管理体制
形成地方政府统筹组织实施——国家安全机关协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三位一体反间谍安全防范管理体制。
5.3 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反奸防谍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反奸防谍意识,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的数量逐渐增多。
六、反恐防范
6.1 密织反恐责任网
以警网融合为核心,联动公安、社区、学校等多方力量,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6.2 创新宣传组合拳
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宣传矩阵,营造全民参与新氛围。
6.3 实战演练强筋骨
通过情景化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七、校园安全防护
7.1 站好护学岗
永康市公安局在262个学校周边设置了护学岗,面对面守护学生安全。
7.2 拉网清隐患
永康市公安局民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7.3 立足辖区实际
永康公安创新理念、拓宽视野,坚持以查促防。
八、叉车安全防范
8.1 服务执法
温岭市应急管理局主动靠前服务,联合市经信部门协同推进两个规定”进园区、进厂区、进企业。
8.2 数字技术
温岭市积极推广应用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对全市叉车实施动态监管。
8.3 确保隐患闭环整改
温岭市积极推广应用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及时监控叉车超期未检、定检不合格等安全隐患。
结语
浙江省在安全防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全方位防范策略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将继续深化安全防范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