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品种:在选择早稻品种时,要根据种植区的生态条件、育苗移栽的方式以及种植方式,选择优质高产、抗逆能力强、成熟期适宜等良种。
选种建议:
- 根据当地气候选择品种,避免盲目选择新品种,乱引种种植;
- 注意用种安全,考虑后茬晚稻的播种及成熟期,品种熟期不宜太晚;
- 选择中早熟、抗逆性强、高产稳产且米质优的品种;
- 注意品种搭配,早熟与中熟品种搭配,避免单一品种种植,规避倒伏、病虫害爆发风险;
- 选择审定或已在当地引种的品种,不能为了求新而选择未审定品种;
- 购种时注意索要发票,遇到种子质量问题作为证据。
二、晒种选种
种子准备:软盘育秧按每亩大田用种量常规种子5-6公斤、杂交种子2.5-3公斤备足种子。
种子质量要求:
- 常规种质量要求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0%,含水量不低于13.0%;
- 杂交种符合国家标准。
晒种:于浸种前一个星期左右,选择晴天晒种一天,以增强种子发芽和提高发芽率。
留种:常规种再用风车重车一次留精壮饱满种子待用。
三、消毒浸种
浸种方法:
- 常规种温水浸种24小时或冷水浸种48小时;
- 杂交种温水浸种。
消毒药剂:
- 1000-2000倍25%咪鲜胺或2000倍25%氰烯菌脂溶液。
四、育秧基地建设
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
设施建设:
- 育秧大棚或小拱棚;
- 育秧床;
- 浇灌设施。
五、技术培训
组织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 早稻种植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农药使用技术。
六、其他准备工作
农资准备:购买足够的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
农机准备:检查农机设备,确保正常运转。
劳动力准备:组织足够的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等工作。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可以为早稻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