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早稻育秧与制种是确保早稻丰收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早稻育秧与制种的技术要点,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早稻产量,实现丰收在望。
一、早稻育秧技术
1. 晒种与选种
播种前需将稻种晒1-2天,提高发芽率。使用盐水(比重1.08-1.12)或清水漂选,去除瘪粒。
2. 消毒浸种
使用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或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2小时,杀灭病菌,预防恶苗病、稻瘟病。
3. 催芽技术
高温破胸(35-38℃,保持湿润,破胸露白约24小时),适温催芽(破胸后降温至25-28℃,待芽长至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摊开炼芽12-24小时)。
4. 湿润育秧田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深耕整平,施足底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复合肥15公斤)。开沟作畦,畦宽1.2-1.5米,沟深20厘米,确保排水通畅。
5. 旱育秧苗床
土壤pH值5.5-6.5,提前10天施入硫酸铵(2-3公斤/亩)调酸,覆盖农膜增温。苗床要求疏松透气,播种前浇透底水。
6. 播种时间
日平均气温稳定12℃时播种,长江流域多在3月下旬至4月初,华南地区可提前至2-3月。
7. 播种量
常规湿润育秧亩播量30-40公斤(手插秧);机插秧盘育秧每盘播干种80-100克(杂交稻)或120-150克(常规稻)。
8. 覆土与盖膜
播种后覆土并盖膜,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秧苗生长。
9. 温度管理
适时通风,避免高温烧苗。久雨突晴时,先通风炼苗再揭膜,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
10. 水肥管理
保持秧床湿润,防止干旱。在秧苗一心一叶时,注意保湿壮苗,预防病害发生;在两叶一心时通风炼苗,培育壮苗;三叶一心时期实行日揭夜盖,移栽前用低浓度尿素淋施。
11. 移栽时间
当气温稳定在15℃时,抢晴插秧。华南地区争取清明前后完成移栽,移栽5-7天喷施返青肥。
二、早稻制种技术
1.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茬口和种植模式,选择熟期适宜、苗期耐寒性好和抗稻瘟病的优质高产品种。
2. 精选良种
根据茬口和种植模式,选择熟期适宜、苗期耐寒性好和抗稻瘟病的优质高产品种。
3.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4. 严格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秧苗生长健壮。
5. 适时收获
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收获期。
三、总结
早稻育秧与制种是确保早稻丰收的关键环节。通过掌握相关技术要点,农民朋友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早稻产量,实现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