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然而,早稻在穗期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严重威胁着早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早稻穗期病害的防控关键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防控策略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早稻穗期病害的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在病害发生前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预防,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 绿色防控、减量控害
在防控过程中,要注重绿色防控,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影响。
防控重点
1. 稻瘟病
稻瘟病是早稻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防控重点如下:
-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稻瘟病的品种,如湘早籼24号等。
- 种子处理:用40%强氯精浸种,减少初侵染源。
-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稻株的抗逆性。
2. 纹枯病
纹枯病的防控重点如下:
-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纹枯病的品种。
- 适时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过密,利于通风透光。
- 科学用药:在纹枯病发生初期,及时喷施噻呋酰胺悬浮剂或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3. 稻曲病
稻曲病的防控重点如下:
-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稻曲病的品种。
- 科学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过密。
- 科学用药:在水稻破口前5-7天施药,选用丙环·咪鲜胺水乳剂或%丙环·嘧菌酯悬乳剂。
绿色防控技术
1. 生态调控
通过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等措施,改善田间生态环境,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2. 理化诱控
利用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成虫,减少田间有效卵量。
3.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防病能力。
总结
早稻穗期病害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通过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早稻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