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早稻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本文将详细介绍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及其防治措施,以确保丰收。
一、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1. 病虫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早稻穗期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稻穗受害,严重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2. 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主要包括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
二、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
1. 监测与预报
- 田间调查:定期对稻田进行田间调查,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
- 气象预报:关注天气变化,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趋势。
2. 防治策略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
- 绿色防控: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减少农药使用量。
3. 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板、诱捕器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合理用药,确保防治效果。
4. 防治时间
- 孕穗期:重点关注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 破口期:重点关注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 齐穗期:重点关注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5. 防治药剂
- 稻瘟病:可选用6%春雷霉素、40%稻瘟灵、75%三环唑等。
- 纹枯病:可选用30%爱苗15毫升。
- 二化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二化螟性引诱剂、甲氧虫酰肼、丁虫腈等。
- 稻飞虱: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稻纵卷叶螟性引诱剂、茚虫威等。
- 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苦参碱、吡蚜酮、噻虫胺、醚菊酯等。
三、总结
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是确保丰收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监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用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早稻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