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繁殖能力强,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为了确保早稻丰收,有效防治稻飞虱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早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朋友守护丰收的每一粒。
一、稻飞虱的识别与危害
1. 稻飞虱的识别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体型较小,呈灰白色或绿色。常见的稻飞虱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
2. 稻飞虱的危害
稻飞虱以刺吸水稻叶片汁液为食,导致叶片发黄、生长受阻,严重时会造成水稻倒伏、枯死,严重影响早稻产量。
二、早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 清除杂草:早稻收割前清除田边、沟边的杂草,防止杂草上的残留虫子跳入晚稻田。
- 合理轮作:实行稻蔗轮作、早稻与晚薯轮作等,恶化稻田稻飞虱生长环境。
- 降低种植密度:降低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降低田间湿度。
2. 生物防治
- 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 化学防治
- 防治指标:双季早稻每百丛1000~1500头,晚稻1500~2000头,黄熟期2500~3000头。
- 常用药剂:
- 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
- 25%优佳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300倍液
- 20%稻虱净乳油500倍液
- 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 25%速灭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50%混灭威乳剂500倍液
-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三、防治时机与注意事项
1. 防治时机
- 成虫迁入期:早稻秧田平均每平方尺有成虫2只以上、晚稻秧田有成虫5只以上时进行防治。
- 卵盛孵高峰期:防治时期以成虫迁入期和卵盛孵高峰期为宜。
2. 注意事项
- 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 安全用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兑水喷雾,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
- 防治效果监测:防治后及时监测防治效果,如效果不佳,应及时补治。
四、总结
早稻稻飞虱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农民朋友应掌握防治技巧,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早稻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