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然灾害发生后,除了直接的生命财产损失外,灾后防疫工作同样至关重要。灾后环境恶化,传染病风险升高,因此,如何做好灾后防疫,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灾后防疫的核心措施
1. 保障饮用水安全
灾后水源易受污染,家庭用水应首选瓶装水。若无瓶装水,需将水煮沸后饮用,并确保储水容器、输水管道彻底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处理:浑浊水体需经自然沉淀或明矾混凝后,使用漂白精片(有效氯4-8毫克/升)消毒。加强水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对灾区水井、供水设施全覆盖巡查,修复损毁设施并监测水质。
2. 全面清理环境
洪水退去后,需第一时间清除淤泥、动物尸体、垃圾粪便,严禁倾倒河道,防止媒介生物滋生。居家消毒要点:墙壁、地面使用含氯消毒剂(500毫克/升)喷洒;餐具煮沸15分钟以上;家具、洁具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防范霉菌与积水:清理霉菌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地下室积水需分批抽排,避免建筑结构受损。
3. 食品安全与个人防护
禁食被洪水浸泡食品:即使包装完好的食品也可能受污染,需彻底加热后食用,避免生食。加强手卫生:接触洪水、动物尸体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远离污染区;糖尿病患者注意足部防护。
4. 病媒防治
灭蚊:清积水容器,污水坑投灭蚊幼剂,密集区喷氯氰菊酯。防鼠:封堵>0.6cm孔洞,用溴敌隆灭鼠,勿徒手接触死鼠。
疾控系统的硬核行动
1. 快速响应与多线作战
如遇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疾控系统需迅速响应,开展多线作战。包括受灾区域及周边环境侦察并区域划分、监测与检测、灾害群众流行病学调查、无害化处理死亡家畜、大面积消杀、灾后健康宣教等方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实战演练
通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强化了灾后防疫为要”的防控意识,为可能发生的突发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演练结束后,现场召开了复盘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灾后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灾后防疫措施,筑牢生命安全防线,共筑健康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