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哈尔滨市作为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政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政策,包括补贴标准、发放条件以及相关政策调整。
补贴政策概述
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津贴
哈尔滨市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具体标准如下:
- 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200元
- 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300元
- 高级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500元
2. 学历津贴
对高学历人才给予学历津贴,具体标准如下:
- 博士研究生:每月补贴400元
- 硕士研究生:每月补贴200元
- 统招本科生:每月补贴100元
3. 岗位绩效考核奖励
社区工作者岗位绩效考核以每季度考核为依据,总分100分,每季度占25%,年底统一汇总计分并发放绩效奖励。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应的一次性奖励分别为6000元、5000元、4000元和0元。
4. 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奖励
各区县(市)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社区工作者总量的1-3%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一次性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
补贴发放条件
1. 职业资格
社区工作者需具备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包括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
2. 学历要求
高学历人才需具备相应的学历证书。
3. 岗位绩效考核
社区工作者需通过岗位绩效考核,达到优秀档次。
4. 优秀社区工作者评选
社区工作者需在评选中获得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
政策调整
为应对疫情,哈尔滨市对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疫情防控补助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一线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工作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81亿元。
2. 疫情生活补助金
对被隔离或封控的灵活就业人员,每天每户补贴100元生活补助金。
3. 重点人员照料包保制度
对低收入人口、感染患者人员家庭、隔离解除人员家庭、保障对象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面落实重点人员照料包保制度。
总结
哈尔滨市社区工作者补贴政策旨在保障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权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在疫情形势下,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以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辛勤付出值得我们尊敬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