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了解并遵守疫情下的日常防护攻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揭秘工作生活安全守则,帮助大家有效应对疫情挑战。
工作场所防护
1. 体温检测与健康状况
- 体温检测: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 健康状况: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2. 佩戴口罩
- 会议: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
- 公共场所:在封闭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封闭电梯内以及乘坐飞机、火车或公共汽车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
3. 消毒与通风
- 消毒:每日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 通风: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
生活场所防护
1. 佩戴口罩
- 外出: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 公共场所:出入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规范佩戴医用口罩。
2. 洗手与消毒
- 洗手: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 消毒: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具要消毒。
3. 社交距离
- 保持距离: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 减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总结
疫情下的日常防护攻略旨在帮助大家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在工作中,我们要遵守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消毒与通风等规定;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佩戴口罩、洗手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疫情挑战,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