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防疫意识,以下是一份疫情防控知识手册,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识。
一、疫情认知
1. 新冠病毒特点
- 形状大小: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
- 敏感性: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 传染源:来源于野生动物。
- 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婴幼儿也会有发病可能。
2. 主要传播途径
- 直接传播:病人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或直接吸入后导致感染。
- 气溶胶传播: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飞沫核在空气中悬浮,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 接触传播: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然后触摸口、鼻、眼等黏膜导致感染。
二、个人防护
1. 佩戴口罩
- 场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
- 方法:口罩佩戴要规范,让口罩紧贴面部、遮住口鼻。
- 注意事项:口罩使用后要及时更换,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2. 保持手卫生
- 方法:外出回来、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都要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 注意事项: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他人,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挡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并洗手。
3. 保持社交距离
- 场合:减少前往人群密集或相对密闭的场所,在公共场所内自觉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
- 注意事项: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近距离接触。
4. 谨记食品卫生
- 原则:始终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接触生鲜食材前后要及时洗手,未洗手不触摸眼口鼻。
- 注意事项:肉蛋海鲜类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三、校园疫情防控
1. 加强室内通风
- 方法: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定期健康检测
- 方法:学生减少不必要外出,教职员工减少不必要出差。
- 注意事项:未经许可的、14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有发热等身体不适症状的校外人员不得入校,学生宿舍严禁校外人员进入。
3. 加强宣传教育
- 方法: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四、结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疫情防控,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