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校园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和家长的首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旨在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
1. “六不”原则
- 不私自下水游泳:强调学生未经家长或教师同意不得擅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禁止学生与不熟悉的人结伴游泳,避免发生意外。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确保学生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水上活动。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避免在缺乏安全措施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提醒学生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以防发生危险。
- 不擅自下水施救: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应呼救或寻求成人帮助,而非擅自下水。
2. “两会”原则
- 会基本的防范自救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技能。
- 遇有人溺水时,会呼救或拨打110/120:强调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求助。
二、学校行动
1. 开展1530”安全教育
- 每日1分钟:每日进行简短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醒。
- 每周5分钟:每周进行一次防溺水安全知识的详细讲解。
- 假期前30分钟:在假期开始前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 防溺水主题班会与应急演练
- 定期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 组织应急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三、家长配合
1. 做到“四知”
- 知去向:了解孩子的活动去向,确保孩子安全。
- 知同伴:了解孩子与谁一起活动,增强监护意识。
- 知内容:了解孩子的活动内容,确保活动安全。
- 知归时:掌握孩子的回家时间,及时了解孩子的安全状况。
2. 加强监护
- 节假日监管:在节假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避免孩子到危险水域玩耍。
- 宣传教育:与孩子一起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四、重点水域排查
1. 人防技防物防
- 人防:加强水域周边的巡逻和监控。
- 技防: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控水域情况。
- 物防:设置警示牌、防护栏等物理障碍,防止学生进入危险水域。
2. 家长注意
- 留意周边水域:关注社区、村庄周边水域的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反馈。
- 避免无防护水域游玩:避免带孩子到无安全防护的自然水域游玩。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