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乌干达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不仅对乌干达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中乌合作的典范。本文将带您走进乌干达油田,通过现场工作图鉴,揭示油田开发的背后故事。
油田概况
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的深入,乌干达油田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开发历程
早期勘探
乌干达的石油勘探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技术限制和投资不足,进展缓慢。
重大发现
2006年,乌干达西部KINFISHER地区发现新油田,标志着乌干达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
项目启动
2011年,中国海油通过并购进入乌干达阿尔伯特湖油田项目,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现场工作图鉴
钻井作业
- 钻井平台:采用8000米静音型自动化高端石油钻机,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 璇玑旋转导向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保证钻杆能够由陆地向湖底深入,斜向取油。
- 环保措施:钻井废弃物实行不落地回收处理,有效保护艾伯特湖生态环境。
处理厂建设
- 中心处理厂:建设2座中心处理厂,负责原油的初步处理和储存。
- 环保设计:采用全井场降噪控制技术,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噪音低于45分贝。
管道建设
- 东非首条石油管道:全长1443公里,横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两国,为实现原油外输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责任
- 人才培养:通过与本地高校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培养各类油气技能人才3000余名。
-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当地第一条跨崖公路,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 环保项目:在基库贝地区种植树木,改善生态环境。
总结
乌干达油田的开发,不仅为乌干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中乌合作树立了典范。通过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乌干达油田成为了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