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全面深入地推动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避免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以下是一些关键防范措施:
一、领导重视与制度建立
成立防溺水安全领导小组: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溺水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种预防学生溺水的安全防范制度,明确教师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
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与教师、学生及监护人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时时关注提醒学生注意防溺水安全。
二、防溺水宣传教育
营造安全教育氛围: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班班出一期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等宣传活动,宣传溺水的危害性,使学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
安全教育大会:召开全校师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大会,进行一次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
主题班会活动:各班进行一次以“关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具体案例、图片等形式,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具体防范措施
“七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危险水边游玩;不盲目下水施救。
“两会”原则:学会自护自救;学会智慧施救。
水域检查:对学校周边池塘、沟等处进行深入全面的大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家校合作
家长会: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防溺水安全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家长监督: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了解本地的水面情况,了解水域的深、浅、流速、旋涡、深潭、山洪、水草等隐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告诫、教育。
“四知道”原则:家长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五、紧急应对措施
自救方法:意外落水时,尽量保持冷静,尝试仰漂、水母漂等方法自救。
智慧救援:溺水救援,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可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急救技能:家长和教师应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救助孩子。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