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基层治理经历了风雨,不断探索和创新,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新篇章。本文将从基层治理的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传统治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基层治理亟待创新。
二、发展历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
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主要成就
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改革,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实现了从“条块分割”到“条块结合”的转变,形成了以社区(村)为单位,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治理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基层治理工作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有效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四、未来展望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等新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和水平。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形成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
强化基层治理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过去十年,我国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