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春季的到来,我国各地的早稻种植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为确保早稻丰收,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纷纷召开工作会,聚焦关键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丰收梦的实现。本文将详细介绍各地在早稻种植关键期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期工作部署
1. 农技专家田间指导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早稻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现场传授科学防治方法。例如,龙川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2. 无人机飞防作业
无人机在早稻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进行高效飞防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投入122台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为早稻的丰收提供了双重保障。
3. 机械化种植和智慧农业应用
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智慧农业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港北区积极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推动机械化种植和智慧农业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定期举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新品种和新技术,增强科学种田的能力。例如,港北区农业服务中心定期举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
取得的成效
1. 早稻种植面积扩大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国早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丰收奠定基础。例如,金平县立足山地资源特点,充分挖掘房前屋后、林间空地等零散地块潜力,发展大春玉米零散种植16.89万亩。
2. 产量提高
早稻产量不断提高,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益。例如,沾溪镇全面启用了27000平方米的集中育秧设施大棚,预计可供应5000亩优质机插秧苗,相比传统露天育秧,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
3. 丰收梦想逐步实现
各地通过聚焦关键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早稻丰收梦想逐步实现。例如,上党镇丰城村采用大棚集中育秧模式,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全程采用有机基质和生物肥料,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秧苗的品质。
结语
在早稻种植关键期,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聚焦关键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丰收梦的实现。通过农技专家田间指导、无人机飞防作业、机械化种植和智慧农业应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等措施,我国早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丰收梦想逐步实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