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构建法治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回顾“六五普法”期间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未来普法工作进行展望。
一、六五普法工作回顾
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六五普法”即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实施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该规划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实践”为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2. 主要成果
(1)普法宣传广泛开展
“六五普法”期间,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2)法治教育深入推进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员工,法治教育贯穿各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3)法治实践成效显著
在法治实践的推动下,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3. 典型案例
(1)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普法为先导,以依法行政为总揽,以建设法治机关为目标,加强法治建设与发改业务工作的关联度、契合度、融合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2)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市通过推进主动服务大局、多层次联动、法律服务与法治宣传相促进、法治文化与法治宣传相提升等多项工作机制创新,为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六五普法工作展望
1. 深化普法宣传教育
继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实效。
2. 完善法治教育体系
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到成人,从学校到社会,全面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3. 推进法治实践
加强法治实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4.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为普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六五普法”期间,我国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深化普法工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