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早稻育秧技术逐渐成为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兴业县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积极探索创新技术,破解早稻育秧难题,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厂化育秧技术
兴业县全面推广工厂化水稻育秧技术,通过流水线作业,实现播种、覆土、洒水等工序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 流水线作业:育秧盘在流水线上依次完成铺基质、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
- 催芽室催芽:秧盘完成后,送至催芽室进行快速催芽。
- 育秧大棚管理:绿油油的秧苗整齐铺放在育秧大棚内,由农技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二、农机服务保障
兴业县农机部门加强科技下乡,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服务。同时,组织农机应急服务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帮助农机户做好农机检修维修工作,确保春耕备耕顺利进行。
三、技术培训与指导
兴业县邀请农业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讲解育秧相关知识,提高农户的育秧技术水平。此外,还通过现场指导、发放技术手册等方式,确保农户掌握科学育秧方法。
四、品种选择与搭配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5年全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要求,兴业县优选早稻、再生稻等品种,确保产量和品质。具体如下:
- 早稻:推广应用杂交优势突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优质专用的品种,生育期以105-115天为宜。
- 再生稻:选择产量高、米质优、再生力强、抗逆性好的品种,生育期以135天左右为宜。
五、集中育秧模式
兴业县推广集中育秧模式,提高秧苗素质和生产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 标准化育秧:建设标准化育秧中心,统一供应秧盘、种子、基质等育秧物资。
- 集中催芽:将播种好的秧盘集中催芽,提高出芽率和秧苗质量。
- 统一移栽:统一时间、技术移栽,提高秧苗成活率。
六、总结
兴业县通过创新早稻育秧技术,提高育秧效率和质量,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将继续探索创新,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