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化党内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县委作为巡察工作的主导力量,如何破解巡察难题,高效推进巡察工作,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县委如何高效推进巡察工作。
一、明确巡察工作目标和重点
1. 明确巡察工作目标
县委应明确巡察工作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巡察发现和纠正党组织在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2. 确定巡察工作重点
巡察工作重点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 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政治表现;
- 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情况;
-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建设情况;
-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 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情况;
-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
二、加强巡察队伍建设
1. 提高巡察队伍素质
巡察队伍是巡察工作的核心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县委应加强对巡察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巡察人员的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纪律意识。
2. 完善巡察队伍结构
巡察队伍应具备合理的专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法律、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巡察工作的需要。
3. 加强巡察队伍建设管理
县委应建立健全巡察队伍管理制度,明确巡察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确保巡察队伍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创新巡察工作方法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巡察工作效率。如开发巡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巡察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被巡察单位的财务、人事、项目等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提高巡察工作的针对性。
2. 实施分类巡察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实施分类巡察,提高巡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强化巡察成果运用
将巡察成果与被巡察单位的绩效考核、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巡察成果运用长效机制。
四、强化巡察工作保障
1. 加强组织保障
县委应将巡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职责,确保巡察工作顺利开展。
2.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巡察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巡察工作的程序、标准、责任等,确保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 严格执纪问责
对巡察过程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形成震慑效应。
总之,县委在推进巡察工作时,要明确目标、加强队伍、创新方法、强化保障,以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