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访问题也日益复杂多样,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破解信访难题,守护群众心声,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找准问题症结,破解信访难题
- 强化群众意识,善于抓早抓小
信访问题看似小事,但对上访群众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因此,要真心实意了解群众的诉求,把准信访问题的脉。
- 主动下访:让干部多跑腿、多操心,让群众少跑路、少揪心。从让群众闹心的日常事情、苗头问题抓起,提升信访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
- 用心处访:很多群众上访,并不是跟政府作对,而是有理无处说,找政府讨公道。接访处访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努力做到稳其身、转其心,实现事心双解。
- 务实控访:信访问题的演变具有破窗效应,一事未决则可能诸事毕至。因此,信访工作不能拖、不能捂、不能压、不能堵。
- 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又严又实
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多个部门,不能让信访局唱独角戏。必须做到三个到位:
- 领导必须到位: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始终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 履责必须到位: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是谁的事、涉及谁,就由谁来承担责任;问题发生在哪里,就找哪里的党委、政府;问题发生在哪个部门,就要哪个部门牵头解决。
- 督查必须到位:建立健全信访督查机制,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防止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效能
- 阳光信访,权为民所用
- 公开接访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在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公示牌,重点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信访受理范围、接访流程,上访人员的权利、义务等信息。
- 公开办理秩序:接访工作中,接访干部仔细倾听群众诉说,认真填写《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和《群众点名接访登记簿》,同时将填好的《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回执和《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发给来访群众,告知本次接访受理意见,并请来访人签字认可,接受上访群众监督。
- 公开处理结果:信访案件结束后,由接访领导协同调查组及时向来访群众送达《群众点名接访答复意见书》,将查处结果告知来访群众,并填写回访了结表,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 质量信访,利为民所谋
- 领导重视到位:2007年初,镇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群众点名接访工作,先后印发
- 工作制度到位: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明确信访工作流程、责任分工、办理时限等,确保信访工作有序进行。
- 人员培训到位: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信访工作高效运转。
三、结语
破解信访难题,守护群众心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