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击,即飞行动物(通常是鸟或蝙蝠)与空中飞行的飞机之间的碰撞,对航空运输业构成了严重威胁。鸟击事件不仅严重影响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鸟击事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高效的鸟击防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鸟击的现状与危害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美国民航共报告了约28万起鸟击事件,而2023年这一数字已达到惊人的1.84万起。在我国,鸟击事件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18年我国机场共发生鸟击事件1174余起,经济损失约为11963.2万人民币。
鸟击对飞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损坏飞机结构:鸟击可能导致飞机外壳、机翼、尾翼等部位受损,影响飞行安全。
- 损坏飞机发动机:发动机叶片较薄,容易被鸟击打碎,导致发动机失效。
- 损坏飞机导航系统:飞机的导航系统大多位于前部,鸟击可能导致导航系统损坏,影响飞行安全。
二、机场鸟击防范策略
为了有效防范鸟击,机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 机场鸟情生态调研
- 调研方法: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机场周边鸟类活动进行调研,了解鸟类种类、数量及分布规律。
- 统计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鸟类威胁程度,为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2. 机场地面鸟击防范措施
- 人工草坪:通过控制草地高度,减少草籽产生,破坏昆虫生存环境,降低鸟类栖息地。
- 水体管理:填埋水坑,清除积水,减少鸟类栖息地。
- 驱鸟措施:利用架煤气炮、播放恐怖语音、天敌声音等方式驱赶鸟类。
3. 机场空中鸟击防范措施
- 空中鸟情监测:通过雷达、红外线等设备监测空中鸟情,及时掌握鸟类活动情况。
- 空中驱鸟:采用无人机、驱鸟飞机等设备进行空中驱鸟。
4. 驱鸟人员培训
对驱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驱鸟效果。
三、案例分析
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当发现大量乌鸦聚集时,机场立即启动鸟情橙色预警机制,并采取有效驱散措施。通过人工驱赶、手持驱鸟器等手段,成功驱散乌鸦,确保飞行安全。
四、总结
鸟击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机场、航空公司、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鸟击事件的发生率,保障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