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长期的实践中,各地基层治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1552工作法因其高效性和实用性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1552工作法,并提供实战攻略,帮助基层治理者破解难题。
一、1552工作法概述
1552工作法是一种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基层治理模式。它由“一核、五化、五联、二平台”四个部分组成。
1. 一核
“一核”即以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五化
“五化”包括:
- 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长、网格员,实现精细化管理。
- 服务均等化:确保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分配,让群众享受到均等化的服务。
- 管理精细化:对基层治理的各项事务进行细化,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 治理法治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提高治理效能。
- 信息数字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3. 五联
“五联”包括:
- 党群联建: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群共建的合力。
- 部门联建: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 社区联建:推动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 单位联建: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基层治理,共同维护社区和谐。
- 邻里联建: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4. 二平台
“二平台”即社区服务平台和居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1552工作法实战攻略
1. 确立工作目标
在实施1552工作法之前,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确保工作方向正确。例如,可以将目标设定为提高居民满意度、降低犯罪率、提升社区环境等。
2. 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根据1552工作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网格化管理组织、社区服务平台等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3. 加强队伍建设
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治理队伍,包括党组织成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 创新工作方法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如开展“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5. 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1552工作法,提高居民对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6. 定期评估总结
对1552工作法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三、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实施1552工作法的成功案例:
案例背景:某社区存在环境脏乱、治安问题突出等问题。
实施过程:
- 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网格长、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工作。
- 服务均等化:针对居民需求,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如免费理发、义诊等。
- 管理精细化:对环境脏乱、治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确保社区环境整洁、治安良好。
- 法治化治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治意识,引导居民依法维权。
- 信息化建设:建立社区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的在线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实施效果:通过实施1552工作法,该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总结
1552工作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基层治理模式,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有力抓手。基层治理者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1552工作法,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