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到水域附近消暑纳凉,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有效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各派出所积极行动,制定了一系列防溺水攻略。以下是对这些攻略的详细解读。
一、全面排查,消除隐患
1.1 水域安全隐患排查
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河流、水库、池塘等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水域周边防护设施是否完善、警示标识是否醒目,及时发现并制止群众在危险区域玩耍、逗留的行为。
1.2 防护设施更新与修复
针对部分警示标识字迹模糊、防护栏损坏等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更新与修复,从源头降低溺水风险。
二、高频巡逻,及时劝阻
2.1 巡逻频次与力度
科学调配警力,采取视频轮巡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尤其在午后、傍晚等重点时段,加大巡逻频次和力度。
2.2 配备救生设备
巡逻民辅警配备必要救生设备,一旦发现有群众在危险水域游泳、垂钓或逗留,即刻上前劝阻,并现场讲解溺水危害及防范知识。
三、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3.1 防溺水知识普及
组织民警进校园、进村社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针对青少年、儿童精心设计制作宣传活动内容,增强宣传的穿透力。
3.2 宣传活动多样化
利用宣传栏、大喇叭等,宣传防溺水要点,着重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引导和日常监护。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宣传内容,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3.3 校园防溺水宣教
民警积极深入校园,开展师生防溺水安全宣教活动,通过播放真实溺水警示视频、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向同学们详细讲解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四、联动配合,构建安全网络
4.1 部门联动
派出所将防溺水工作汇报纳入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工作,构建起派出所牵头、部门联动、网格治理、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4.2 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街道办定期召集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职能部门、社区网格员、安全员召开联席会议,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研判风险、研究措施,齐抓共管、联动配合做好防溺水工作。
4.3 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自检自查,增设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及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总结
夏季防溺水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派出所通过全面排查、高频巡逻、宣传教育、联动配合等措施,为守护水域安全每一刻付出了艰辛努力。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