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击,又称鸟撞,是指飞行动物(常指鸟类或蝙蝠)与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器发生碰撞。鸟击事件对航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严重影响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鸟击事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机场鸟击防范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研究课题。
鸟击事件的现状与危害
鸟击事件给航空运输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据统计,2018年我国机场共发生鸟击事件1174余起,其中,起飞、初始爬升、进近、着陆等四个低高度阶段共发生鸟击1132起,占飞行阶段鸟击次数的96.4%。2018年,全国航空业因鸟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1963.2万人民币。
鸟击事件对飞机的损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飞机导航系统:由于导航系统大多位于飞机前部,且机械强度相对较弱,易在鸟击后损坏,导致飞机失去导航系统的指引,在起降过程中发生事故。
- 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的叶片很薄,且在高速旋转,很容易被打碎。发动机一旦被打碎,就会立即失去大部分动力,飞机只能依靠剩下的发动机挣扎返航。
- 飞行安全:鸟击事件可能造成飞机失控、坠毁等严重后果,对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机场鸟击防范策略
机场鸟情生态调研方法
- 调研方法:鸟类调查主要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样带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视野开阔、鸟群密度较低的区域;样点法适用于特殊地形地区的鸟情调查,如机场围界内部分禁止通行的区域。
- 统计方法:调查记录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的检查和分类、统计计算、文字信息的整理归纳,以及结合鸟击事件报告、日常鸟情巡视记录等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
机场地面鸟击防范措施
- 人工草坪:采用人工草坪可以降低鸟类在机场跑道附近的栖息条件。
- 清理周边环境:清理机场周边的垃圾场、牲畜饲养场、晾晒稻谷的晒场等,断绝鸟类的食物来源。
- 驱鸟车巡视:每日开着驱鸟车对机场飞行区内的鸟类活动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鸟群,立即用鞭炮、礼花炮、煤气炮火猎枪进行驱赶。
- 安放粘鸟网:在机场跑道周边安放透明的丝织的粘鸟网,形成一堵透明的墙,鸟类飞过时很容易被粘住。
空中鸟击防范措施
- 猛禽驱鸟:利用训练有素的苍鹰、秃鹫、隼等猛禽来驱赶机场附近的其他鸟类。
- 稻草人:采用最传统的稻草人驱鸟方式,将稻草扎成人形,吊在空中随风飘动来驱鸟。
- 充气人:在鼓风机上套牢一套防止漏气的人形材料,人形材料随着鼓风机的吸气和鼓起而站立或倒下。
- 化学药剂驱鸟:在研究鸟类的嗅觉后研制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化学药剂,喷在草地上,使鸟类厌恶这种气味,从而远离草坪。
鸟击防范体系构建
- 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鸟击防范组织,负责鸟击防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 制度管理:制定鸟击防范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 监控:建立鸟情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鸟类活动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 信息分析:对鸟击事件进行分析,找出鸟击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防范工作提供依据。
- 设备防范:采用各种设备进行鸟击防范,如驱鸟车、粘鸟网、化学药剂等。
- 环境管理:对机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降低鸟类在机场附近的栖息条件。
- 航班动态调整:根据鸟击风险情况,调整航班起降时间,降低鸟击风险。
- 应急处置:制定鸟击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结
鸟击防范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实施有效的鸟击防范策略,可以降低鸟击事件的发生率,保障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航空业的经济损失。航空业应不断加强鸟击防范工作,提高鸟击防范能力,为航空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