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早稻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以下是对南方早稻丰收的关键要素的详细解析:
一、气象条件
1. 适时播种育秧
南方早稻播种、育秧、移栽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根据气象预报,适时推进早稻播种育秧进度,有利于华南南部早稻适时播种育秧。
2. 降水与气温
江南、华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近期气温逐步回升,有利于华南南部早稻适时播种育秧。3月上旬,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3,有利于早稻生长。
二、生产技术
1. 田间管理
- 加强全生育期管理,奠定早稻夺丰收基础。
- 针对秧苗长势和种植茬口,加强分类管理,科学调控温湿度。
- 合理运筹水肥药,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2. 移栽技术
- 提高耕整地质量,移栽前泥要沉实。
- 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适时早插、力求浅插。
- 秧龄一般不超过25天、叶龄3叶1心至4叶1心,避免秧龄过大引起缓苗期延长或栽后分蘖减少。
三、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 保温育秧要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
- 如遇高温天气(膜内35℃),要及时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
2. 虫害
- 预计今年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属于中等偏重年份。
- 主要由于去年暖冬天气和入春后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害虫越冬基数大、病虫害发生危害早。
四、防灾减灾
1. 洪涝灾害
-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
- 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
2. 灾害应对
- 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专家组,实地调研评估灾害影响,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
- 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粮食安全。
五、政策支持
1. 休耕和抛荒田块
- 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恢复早稻生产,休耕和抛荒田块得到全面恢复。
- 为总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财政资金
- 山东投入财政资金4.8亿元,用于扶持种业研发、精深加工等领域。
- 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收益。
综上所述,南方早稻丰收在望,离不开气象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我国南方早稻生产有望实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