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煤矿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为了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减少资源浪费,煤矿集团积极探索高效运营的工作模型创新之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煤矿集团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模型实现高效运营。
一、智慧矿山建设
1.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智慧矿山建设是煤矿集团高效运营的重要途径。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协庄煤矿为例,该矿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成投用21101W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井下煤机、支架等设备的地面远程可视化控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
2. 设备全面监测与控制
通过智能化设备,煤矿集团可以对井下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降低设备停机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二、大数据与云计算
1.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平台
鄂尔多斯市数字投资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联合发布的《矿山产业集群大模型运营最佳实践》白皮书指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将电脑端功能与移动端APP有机统一,可以满足井下视频监控、人员定位、设备监测、安全预警等多项功能的远程、多用户同时在线使用。
2. 数据转换为生产力
通过整合多源动态数据,煤矿集团可以将数据转换为生产力,实现固、移结合、互联互通,不断提升矿井高效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
三、国家能源集团“1235”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
1. 体系全面统筹
国家能源集团通过“1235”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煤矿智能化办公室为载体、煤矿智能化网站为平台、煤矿智能化管理系统为抓手,建立了规划科学合理、标准体系健全、考核保障有力的煤矿智能化建设管理体系。
2. 科学规划,目标引领
国家能源集团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指引,编制了智能矿山“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智能矿山的建设目标、应用蓝图、实施路线和保障措施,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明确方向。
四、柴里煤矿“133”创新体系
1. 创新管理模式
柴里煤矿构建了“133”全员创新创效工作体系,筑牢创新底盘,激发老矿发展活力。
2. 搭建创新平台
柴里煤矿以矿井智能化建设中心为引领,构建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专业创新工作站、青年英才俱乐部三点”为支撑的一核三点”创新创效平台,厚植全员创新沃土。
五、总结
煤矿集团高效运营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工作模型。通过智慧矿山建设、大数据与云计算、国家能源集团“1235”煤矿智能化建设模式以及柴里煤矿“133”创新体系等创新途径,煤矿集团可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减少资源浪费,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