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工作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控煤矿安全风险,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计划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 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掘进矿长、经营矿长
成员: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科(队)负责人
职责:
- 负责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
- 贯彻各系统、各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及行为规范;
- 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 组织各系统、各岗位对风险管控措施、岗位职责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2. 风险管控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环科
主任:安环科主任(兼)
职责:
- 负责审定和批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
- 为方案实施提供人员、技术、资金保障;
- 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工作流程
1. 安全风险辨识
- 辨识范围:矿井井下所有系统、场所和区域,包括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及矿井的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等。
- 辨识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等。
2. 安全风险评估
- 评估方法:根据风险辨识结果,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 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四个等级。
3. 安全风险管控
- 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管理控制、个体防护控制、应急救援控制等。
- 管控措施实施:按照管控措施方案,落实人员、技术、资金保障,确保措施有效执行。
4. 监督检查
- 检查方式: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不定期抽查等。
- 检查内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管控效果、人员培训等。
5. 持续改进
- 改进措施: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风险管控措施,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四、工作计划表
序号 | 工作内容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间 | 备注 |
---|---|---|---|---|
1 | 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方案 | 风险管控办公室 | 1个月内 | |
2 | 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 人事科、安环科 | 1个月内 | |
3 | 对矿井进行全面风险辨识 | 各专业科室、区队 | 1个月内 | |
4 | 对风险进行评估 | 安全科、技术科 | 1个月内 | |
5 | 制定管控措施 | 各专业科室、区队 | 1个月内 | |
6 | 落实管控措施 | 各专业科室、区队 | 1个月内 | |
7 | 定期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 安环科、安全科 | 每月 | |
8 | 持续改进风险管控措施 | 风险管控办公室 | 持续进行 |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调整 |
五、保障措施
1. 人员保障
- 加强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资金保障
- 将风险管控措施实施资金纳入矿井年度预算。
- 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3. 技术保障
- 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 加强技术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力求实现煤矿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