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作为深圳市的一个重要区域,始终将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放在首位。近年来,罗湖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安全风险系统防范化解
罗湖区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深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1.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罗湖区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事故预防风险研判,强化事前预警,推动安全风险前置管理。
2. 挂牌督办制度
在定期通报的基础上,聚焦事故多发、问题频发,以及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等领域,对整改久拖不决的隐患严格落实挂牌督办,切实压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隐患有效整治。
3. 优化考核机制
强化考核激励导向作用,优化考核评价指标,从注重结果向过程结果并重转变,加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考核中的比重,同时完善通报、点名工作机制。
4. 转变督导检查重点
将督导检查重点从随机抽查转向侧重复查,重点复查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检查结果,核查专项整治措施落实,推动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5. 强化小散工程安全监管
加强部门协调,健全完善小散工程项目备案、隐患排查、执法惩戒、保险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切实压实街道、社区、网格、物业等各级主体责任,全力压降小散工程事故数量。
6. 推动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围绕生产安全事故、上级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两个重点,在监管缺失、执法缺位方面,推动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二、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
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罗湖疾控)作为生物安全防线的前沿哨兵,通过科学监测与防控,守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1. 精准监测与防控
罗湖疾控通过精准监测流感、手足口病及新冠、登革热等疫情,分析数据并制定防控策略,为区域健康与国家生物安全提供保障。
2. 实验室严格管理
罗湖疾控实验室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病原体检测工作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使用生物安全柜防止病原微生物泄漏,定期开展空气、操作台等环境监测确保符合生物安全标准。
3. 人员规范
实验人员全程穿戴防护装备,遵循消毒流程,最大限度降低感染与外泄风险。
4. 样本全流程管控
罗湖疾控对样本的采集、运输和检测实行全流程管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安全,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平安建设与社区治理
罗湖区黄贝街道紧扣社会治理新要求,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抓手,整合多方社会力量参与街区治理,织密源头防范守护网。
1. 壮大平安建设队伍
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压实组织领导,厘清责任链条,全力守好综治维稳防线。
2. 创新信息员制度
吸纳有政治、有担当的辖区居民当搜集风险隐患的信息员,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3. 整合多方力量
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参与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发挥重要作用。
四、科技助力防控
罗湖区在疫情防控中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如“电子哨兵”等,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1. 电子哨兵
“电子哨兵”可自动核验人员的健康码、疫苗接种记录等防疫信息,还能设定防疫要求,对异常情况自动报警,提醒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处置。
2. 场所码
罗湖区辖区1737个场所落实了场所码100%覆盖,实现精准查验人员信息。
五、总结
罗湖区通过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平安建设与社区治理、科技助力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