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廊坊市在安全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安全水平,也为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将深入剖析廊坊市安全升级背后的举措和成效,揭示其背后的民生守护密码。
一、文安洼蓄滞洪区防洪建设工程
1. 项目背景
文安洼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作为海河流域重要防洪屏障,承载着守护首都经济圈、华北油田及冀中平原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2. 建设进展
- 施工完成情况:滩里分洪闸水工部分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 防洪能力提升:按计划,项目将于2025年7月具备防洪功能,届时京津冀防洪保护区面积将扩大至1200平方公里。
3. 社会效益
- 抗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区域抗洪排涝能力,为区域发展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二、灾后农房重建工作
1. 工作原则
秉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优化服务、确保安全”的原则,将灾后农房重建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工程。
2. 重建成果
- 重建任务完成: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已全部完成8245户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 居住需求满足:今冬有居住需求的1624户已达到入住条件。
3. 民生保障
-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为村民未来生活筑牢安全防线。
-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对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优化配置或升级改造。
三、社区治理与敲门行动
1. 社区治理模式
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敲门行动”实现精细化服务,将治理延伸至居民家门口。
2. 安全保障
- 安全隐患排查:对居民家中用电设施、燃气管线等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细致检查。
- 安全隐患整治:对电动车违规充电、楼道堆放易燃物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3. 民生服务
- 政策宣传:将政策转化为方言版明白纸,让居民秒懂政策内容。
- 关爱行动:开展零跑腿养老认证行动,为老人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四、总结
廊坊市安全升级的背后,是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防洪工程、灾后农房重建和社区治理等举措,廊坊市成功提升了城市安全水平,为民生保障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廊坊市将继续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