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作为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丰收。本文将深入探讨早稻生产的关键技术,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种植指导,助力丰收。
一、品种选择
- 品种类型:选择适于米粉加工的圆粒早稻品种,早中熟品种,以及丰产性好、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稻瘟病抗性达3~5级的水稻品种。
- 选种建议:根据当地气候选择品种,避免盲目选择新品种,注意用种安全,考虑后茬晚稻的播种及成熟期。
二、播期安排
- 机插或抛秧:以3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秧龄约30天,避免倒春寒影响。
- 直播早稻:在4月10日前后抢冷尾暖头播种。
三、浸种催芽
- 晒种:浸种前1周晒种,使种子含水量均匀一致。
- 浸种消毒:用1000倍液咪鲜胺消毒液浸种10~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
- 保温保湿:将种子在50温水中浸泡10~15分钟,置于能升温的密闭房间或温棚内保温保湿。
四、育秧技术
- 工厂化大棚育秧:将吸足水的亮胸种子用播种机播入育秧盘,播后将盘泥湿透,置入温室催芽至竖针。
- 大田拱膜育秧:选择冷尾暖头天气,将吸足水的亮胸种子播于秧厢内。
五、施肥管理
- 配方施肥:依据水稻的需肥特点、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开展配方施肥。
- 底肥与分蘖肥:重施底肥与分蘖肥,控制总氮量,合理施用叶面肥。
- 穗肥:在水稻穗期阶段适量追施穗肥,以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六、病虫害防治
- 稻瘟病防治:在破口期前统一喷施稻瘟病防治药剂,并配合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 虫害防治:抓住关键防治期,集中开展一代二化螟统防统治。
七、水分管理
- 晒田:抢抓晒田窗口期,对尚未晒田的田块及时排水晒田。
- 灌溉:做到中期有水长穗和后期干湿壮籽,采用干湿间歇灌溉。
八、收获与存储
- 收获:根据稻谷成熟度,适时收获。
- 存储:注意通风、防潮、防鼠害,确保粮食安全。
结语
掌握早稻生产关键技术,是确保丰收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种植户提供有益的指导,助力我国早稻生产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