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丰收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将深入江西等地的一线生产现场,揭秘早稻丰收背后的辛勤努力和科技力量。
一、早稻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早稻种植。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早稻产区,连续多年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今年,南昌县早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近1000亩,每亩增收100斤,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技赋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早稻生产过程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购置的8台稻谷烘干机,以及原有的6台烘干机,日烘干稻谷可达500吨。此外,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如拖拉机、插秧机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病虫害防治,确保丰收
病虫害是影响早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江西省通过实施绿色防控、综合治理,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侧深施肥等技术,减少化肥用量15%。今年全省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625.64万亩,为早稻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政策扶持,激发种粮积极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种粮补贴、免费提供优质稻种、落实农业保险等,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提高种粮积极性。这些政策为早稻丰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一线生产工作纪实
播种期:农民们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播种。通过工厂化育秧、无人机直播等技术,提高播种效率。
育秧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育秧、管理秧苗,确保秧苗健康生长。
插秧期:机械化插秧设备广泛应用,提高插秧效率。同时,农民们积极进行人工插秧,确保插秧质量。
田间管理:农民们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清沟排水、施肥等工作,确保水稻生长良好。
收割期: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收割、烘干环节,提高收割效率。
六、总结
早稻丰收的背后,是政府、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发挥科技力量,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早稻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