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这个复杂的体系中,供应室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但它的存在对于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健康至关重要。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默默无闻,却在无形中守护着生命的防线。本文将揭开供应室的神秘面纱,详细探讨其工作流程和重要性。
供应室的重要性
供应室承担着医院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任务。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关乎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危。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进而影响着医疗和护理的效果。
工作流程详解
一、回收与分类
供应室的旅程从回收开始。工作人员定时到各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污染器械和物品,这些器械和物品被分类放置在回收容器中。对于破伤风、炭疽等重度污染的器械和物品,需放置在密封回收容器中,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以防交叉感染。回收完成后,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送至消毒供应室。
二、清洗与预处理
到达消毒供应室后,器械首先进入清洗区。清洗分为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两种方式。对于结构复杂、精细及尖锐的器械,如管腔类物品、精密手术器械等,多采用手工清洗。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清洁剂浸泡、刷洗、消毒(煮沸或化学消毒)、漂洗和干燥。对于大部分诊疗器械,则可使用机械清洗的方式,自动完成清洗、消毒、漂洗和干燥程序。
三、检查与包装
清洗完成后,器械进入检查与包装区。工作人员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清洗质量检查、器械功能检查与校核等。清洗质量检查需确保器械表面光洁,无残留物、血迹、污渍、水垢及锈斑。功能检查则包括检查器械的轴节齿牙、螺丝等是否完好。
四、灭菌
包装好的器械按规范摆放在灭菌架上,推入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灭菌。灭菌过程通常需要一定时间,确保所有微生物被彻底杀灭。
五、灭菌后检查
灭菌程序结束后,查看物理检测、包外化学检测标识,无菌包的信息齐全等,然后做生物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供应室的挑战与应对
供应室的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控制、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供应室采取了以下措施:
- 严格的污染控制:供应室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中的安全。
- 设备维护:定期对清洗、消毒、灭菌等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人员培训:对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总结
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默默守护着医疗安全。通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供应室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安全、无菌的医疗器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未来的工作中,供应室将继续努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