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驾驶是每一位驾驶员的责任和义务,它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驾驶细节,帮助您在道路上更加安全地行驶。
一、安全意识养成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驾驶安全防范措施的学习不仅仅是防范措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养成。驾驶员应时刻牢记谨慎驾驶的三条黄金原则: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
2. 遵守交通法规
在驾驶过程中,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如“中石化十大禁令”和“车辆驾驶十大禁令”,以及“夏季八防”和“冬季六防”等。
二、车辆巡回检查
1. 出车前巡回检查
检查车辆转向、制动、灯光、喇叭、仪表等各种安全设施及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是否达到安全技术要求,有无影响安全行车的隐患。
2. 行车中检查
根据行驶里程,选择适当地点,进行“一停四查”:查润滑、冷却系统机油、冷却液有无漏缺;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要求;查各种机件,有无松、咣、漏、缺;查货物装载,有无漏油、漏水,罐体固定绳是否连接可靠。
3. 收车后检查
驾驶员应配合归场检查人员做好车辆归场检查。检查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轮胎气压、灯光信号、雨刮设施是否良好。检查钢板弹簧、后车轴、轮胎、传动轴、万向节、罐体等是否紧固。检查油、水、电、气是否达到四通四不漏。检查全车外表,驾驶室内及发动机外部是否整洁、完好。
4. 车辆进出车场
车辆进出场门口,必须设置强制车辆限速设施。进出车库车辆,时速不准超过40公里,并依次顺序进出场。
5. 车辆调派
详细复核有关凭证和单据,发现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三、新能源汽车安全驾驶
1. 检查车辆电量
出行前,根据车辆状态及需要行驶里程等情况,提前安排好行驶路线及充电位置,避免在高速公路上因断电而造成抛锚,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2. 检查车况
检查车辆各类车况,特别是轮胎磨损情况,避免在高速公路上因车速过快发生打滑、制动迟缓等安全事故。
3. 检查充电环境
充电前,检查车辆的充电口是否干净、有无异物。避免在高温、潮湿或多尘环境中充电,防止短路或散热不良。
4. 做好充电准备
为了安全起见,充电前要关闭所有电源设备,确保充电枪与充电线无缠绕。人员下车,远离火源。
5. 匀速行驶
新能源车辆因为电机扭力过大,高速上应匀速行驶,切忌急加速、急减速,特别是阴雨天气,以免车辆打滑。
6. 不过度依赖辅助系统
行车时不要过度依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即使开启L2/L3级自动驾驶功能,仍需保持对路况的主动观察,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7. 发现故障,迅速送修
发生底盘磕碰或者碰撞事故,第一时间返厂检修,避免因磕碰导致驾驶故障车辆失灵、起火等安全事故。
8. 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当车辆发生自燃,第一时间离开车辆,摆好警示标志,退至安全区域,并拨打救援电话,不要盲目。
四、危险驾驶防范与经验分享
1. 危险驾驶的定义与分类
危险驾驶是指在驾驶过程中,由于行为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违反交通法规等原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分为酒驾、药驾、高速超速驾驶、违规行驶、逆行行驶、闯红灯等。
2. 危险驾驶的法律法规及处罚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驾、药驾、超速行驶、违规行驶、逆行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五、开车出门需要增强的安全意识
1. 防止驾车抢劫
在正常驾驶过程中遇到故意碰撞事故,不要下车、锁门、用手机报警等警察。如果对方采取过激行为,应迅速驾车离开现场,继续报警。
2. 小心加油
只去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加油。
3. 谨慎饮食和生活
拒绝陌生人的任何食物或饮料,不要触摸陌生人的任何物品或香烟。不要在路边商店吃饭或逗留。
4. 备用防丢备用钥匙系在身上,从不离开身体;相关证书的副本可单独获得。
5. 停车和抢劫预防
在偏远景区附近停车或临时购物停车前,观察周围情况。如果有闲人和坏人的迹象,不要停车灭火,更不要下车,必要时迅速开车离开。
6. 停车防盗
夜间在住宿场所停车场停车时,车内所有物品,包括后备箱内的物品,都要当着看守的面拿出来。很多酒店保安和保安偷自己的东西。
7. 开始防止抢劫
上车前,隔空观察车辆周围有无坏人,但如有可疑,暂时不要靠近车辆。
8. 出车前,先绕车一周,看看车外观、轮胎、车底是否有漏油现象,尤其是要经过的路面上可能有钉子、玻璃等尖锐异物。
9. 上车后,立即锁门
六、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从这些“细节”入手!
1. 注意视觉盲区
大型车辆有较大的视觉盲区,离大车很近时,司机有很大概率注意不到你。
2. 警惕“开门杀”
瞬间打开的车门、躲闪不及的骑手如此“开门杀”时常在路边上演。
3. 拒绝超员载客
面包车超员易导致侧翻,造成群死群伤。
4. 防范“鬼探头”
有时,一些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人会突然从路边或路口闯出,令正常行驶的车辆措手不及。
5. 安全通行坡道
骑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通过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的坡道,速度不易控制。
6. 确认环境安全
在停车场,每一辆可能发动的汽车,都是潜在的“杀手”。
7. 拒绝酒驾醉驾
酒后驾车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和思考能力降低,酒驾醉驾交通违法,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
七、避免酒后驾驶11个小方法
1. 科技防线
车辆安装智能防酒驾系统,通过精准识别饮酒高峰期,严格监控驾驶者状况,确保在超标时自动锁定车辆。
2. 法律支持
国家法律为酒驾问题设立严格管控,交通部门借鉴国际经验,对有记录的酒驾者强制安装防酒驾设备。
3. 人性化服务
餐饮场所提供酒后代驾服务,由政府增设热线,让饮酒者能轻松告别驾驶。
4. 停车优惠
酒后停车费减免,鼓励客人选择其他交通方式,确保酒后不驾车成为共识。
5. 视觉提醒
在酒瓶标签和菜单上添加醒目的“酒后不驾车”标识,形成视觉冲击,增强公众意识。
6. 社会参与
酒驾者除了法律惩罚,还需参与社会服务,如医院义工,强化责任感。
7. 纠正认知
打破“小酌无妨”的观念,普及酒精对驾驶者的影响,让每个人都能明了酒后驾驶的危害,避免侥幸心理。
8. 社会监督
“车德卡”制度,每次酒驾记录都会标记,形成社会监督机制,提醒驾驶者时刻保持清醒。
9. 亲情关怀
设置亲情提醒功能,通过手机定时播放孩子温馨的语音,提醒驾驶者责任和关爱。
10. 友情援助
在必要时,为醉酒者安排出租车,确保他们的安全到达目的地。
11. 车友力量
车友会积极倡导无酒驾行动,通过互相监督,共同维护道路安全。
八、夜间如何安全行车?这些细节不能忘!
1. 谨防疲劳驾驶
夜间行车光线条件较差,加之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驾驶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2. 留意路况变化和路面情况
夜间行驶通过交叉路口、居民区等重点区域时,应减速慢行,提前观察。
3. 合理使用灯光
应根据不同路段、环境条件合理使用灯光。
4. 夜间超车要示意,切勿强行超车
夜间超车必须在道路和交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5. 夜间行车视线差
请广大驾驶人合理使用灯光,准确判断路况,控制车速和车距,切莫超速、强超强会、占道、抢行。
九、防范驾驶盲区的有效方法
1. 左前方立柱盲区
司机在上车后首先要调整好座椅位置,尽量保证左边视线的开阔。
2. 泊车盲区
由于车的后方视线也是“先天不足”,车辆在泊车时,由于两边紧挨着其他车,有的车后窗贴上太阳膜透视性差,座位较高,后视盲区大。
3. 后视盲区
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
4. 人为盲区
人为盲区是由于驾驶者因为缺乏相关常识而人为造成了视线的盲区。
5. 固定物体盲区
街道转角、桥梁、隧道等固定物体都会形成盲区。
十、新手驾驶需要注意什么
1. 上车先看车
上车前绕车转一圈,看车的外况、轮胎、车底下有没有漏油漏水。
2. 点火步骤
拉紧手刹(防备滑动),离合器踩到底,空档,不踩油门(加速踏板),转动钥匙到档后停6秒钟,让汽车电子系统上电自检,启动润滑系统,然后继续转动钥匙到档点火。
3. 开车先热车
电喷车几乎不用热车。这里热车是指启动润滑系统。
4. 一档起步
轿车变速器设计偏重于速度。如果勉强用二档起步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而且会导致离合器早期磨损。
5. 平稳换档
换档要做到两点:一是车速达到了所换档位的车速范围;二是抬离合器时,抬到联动点”处暂停(不是慢,而是停!),同时稍加油,感到车有向前的力量了,再轻抬离合器。
6. 踩准脚刹
为了保证紧急关头踩准脚刹,一定要固定右脚跟的位置。
7. 带档刹车
加油时发动机产生牵引力,带档刹车时发动机产生制动力,并且能控制两个驱动轮同步,防止刹车时跑偏。
8. 刹车先看后视镜
刹车前要看一
通过以上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驾驶的技巧,从而确保行车安全。希望每一位驾驶员都能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法规,关爱自己和他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