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自1984年设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测绘工程人才。该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河北省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师资力量
华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学术造诣深厚的资深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
专业特色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拓宽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
- 省级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 特色研究方向:
- 区域资源环境遥感
-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 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及其应用
- 空间信息处理及定位技术
- 变形监测理论与灾害预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家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 测绘学基础
-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 测量平差基础
- 大地控制测量
-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
- 工程测量学
- 摄影测量学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地图学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就业与深造
毕业生主要到勘测院、测绘院、自然资源与规划、交通、环保、电力、互联网与信息产业等相关的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从事测绘、规划、设计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均在97%以上,约18%优秀毕业生考取了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
华北理工大学在测绘领域的创新突破
近年来,华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创新突破:
- GNSS技术:成功研发了基于GNSS的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技术,并在矿山沉降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 遥感技术:开展了遥感信息分析与环境监测研究,为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
-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
- 空间信息处理与定位技术:在空间信息处理、卫星定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总之,华北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作为测绘领域的先锋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