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杭州的古城遗迹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世人展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历史。本文将带您走进杭州的考古世界,揭秘那些令人惊叹的发现。
新登古城:近1800年历史的见证
新登古城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是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1800年。考古发掘显示,新登古城墙保存完好,是目前浙江省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考古发现
2020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登古城南门、西门等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明清时期城门门道、城门外道路、马道以及城门内道路等遗迹。通过对城墙城河进行局部的解剖,考古专家了解了城墙、城河的结构和建造工艺。
2021年,考古专家在南城门区域又相继发现唐代城门城墙遗迹、宋代道路遗迹、明清城门门墩遗迹及排水沟等遗迹。各类遗迹的发现印证了古代文献的记载,客观地展现了古城的悠久历史,具有重要历史和考古价值。
历史背景
据文献记载,新登古城始建于唐昭宗大顺二年,为抵御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侵扰,钱镠命东安都都将杜稜建城。北宋天禧五年筑新城,知杭州王随撰记。明嘉靖三十四年,倭寇侵浙,新登县令范永龄重筑城墙。
良渚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文化核心区域的重要遗址。近年来,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考古发现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发掘显示,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
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工作后判断。
历史背景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余杭小古城:商代遗迹的发现
余杭小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考古发掘显示,这里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居住,并发现了商代遗迹。
考古发现
2024年,浙江省考古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研究员在研讨会上介绍,小古城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2004年至今,研究所持续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商代院落型建筑群、人工堆筑台体、商代水门遗迹等重要遗迹。
历史背景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距今约3500年至2500年。余杭小古城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结语
杭州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历史。从新登古城到良渚古城,再到余杭小古城,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