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费种类
根据《劳动法》第44条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加班费分为三种:延时加班费、休息日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1. 延时加班
延时加班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2. 休息日加班
休息日加班是指用人单位在工作日以外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
3. 法定节假日加班
法定节假日加班是指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里加班(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二、加班费一般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法》第44条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加班费根据三种不同情况区分为150%、200%、300%不同的支付标准:
1. 延时加班费
(1)加班费基数:150% (2)计算方法:工作日实际工作时间 - 正常工作时间
2. 休息日加班费
(1)加班费基数:200% (2)计算方法:休息日工作时间
3.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
(1)加班费基数:300% (2)计算方法: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
三、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倍数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问题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到底是3倍还是4倍?
1. 法定节假日性质
首先,应清晰了解法定节假日的性质。
2. 月计薪天数
其次,应了解目前月计薪天数21.75天的由来。
3. 加班费计算
根据《劳动法》第51条之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四、加班费计算基数
1. 约定优先
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有约定,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及集体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可从其约定。
2. 无约定情况
若双方没有另外约定,则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平均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
五、总结
了解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劳动者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用人单位则可以避免因计算错误而引发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