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处李大钊故乡的河北省唐山市的高校,一直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这所高校中,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解码华北理工大学辅导员育人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一、融入教育教学,打造特色育人模式
在华北理工大学,辅导员们将育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他们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精心打造“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该平台以李大钊生平事迹为主线,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平台共分为“首传马列播火种”、“开天辟地大事变”、“引领工运促合作”、“浩然正气启新篇”四个模块,深受学生喜爱。
2. 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辅导员们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例如,在讲述“中国铁路,民族骄傲”时,校长张福成院士以自身经历为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注重研学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华北理工大学辅导员们深知,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他们积极开展各类研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建设李大钊研究院研学中心
该中心以李大钊精神为主题,通过VR、AR等科技手段,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截至目前,已接待校内外人员来访45次,成为学校开展师生党员学习教育、新党员入党仪式等活动的重要阵地。
2.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辅导员们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加强理论研究,推动育人工作深入发展
华北理工大学辅导员们注重理论研究,不断探索育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1. 开展李大钊精神理论研究
学校党委与中共乐亭县委合作共建华北理工大学李大钊研究院,组织教师开展李大钊精神研究,推动李大钊精神的时代传承。
2. 举办红色教育系列基地建设研讨会
学校积极举办驻曹妃甸高校李大钊红色教育系列基地建设研讨会,深入挖掘李大钊红色教育资源,共同打造李大钊红色教育基地。
四、结语
华北理工大学辅导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默默付出。正是这些辅导员们的辛勤付出,让华北理工大学成为了一所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