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近年来在早稻收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剖析江西早稻丰收背后的辛勤努力和智慧创新。
一、早稻种植面积的扩大
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实现了应种尽种的目标。据2020年数据显示,江西省早稻种植面积达到1833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90万亩,预计新增产量15.33亿斤。
二、政策支持与收储准备
为确保粮农卖粮无忧,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江西分公司三部门联合致农民朋友公开信,让农民卖上“明白粮”、“满意粮”、“舒心粮”。同时,江西省及时启动最低价收购,加大收储筹备力度,多措并举筹措仓容,协调好收购资金,保障早稻上市时仓等粮、钱等粮,做到应收尽收。
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在景德镇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人员利用智能化设备进行早稻收购。从自动扦样到入库,50吨的粮食入库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
四、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
江西省积极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如智能农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稻生长环境,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抚州临川搭建的智能农情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管理2000多农户的15万亩早稻。
五、自然灾害的应对
在鄱阳湖区,面对洪水灾害,当地政府积极组织人员和车辆,深入田间地头收购早稻,同时发放晚稻种子,指导农户进行抢种,力争减少损失。
六、市场需求的满足
江西早稻品质好、产量高,吸引了周边多个省份前来采购。中储粮余干分库经理胡长青表示,早稻刚开市时,稻田周边每隔一公里设有一个粮食经纪人的收购点,价格从1.26元一路涨到1.30元,采购人员主要有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
七、总结
江西早稻收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离不开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自然灾害应对和市场需求的满足。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西省将继续努力,提高早稻产量和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